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业涵盖的内容早已超出人们传统认知中职业介绍、劳务派遣的概念,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新兴业态全面发展,与互联网、金融等产业领域跨界融合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人力资源服务业正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30年磨一剑,政策扶持市场主导 2015 年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2.7万家,从业人员45万人,“十二五”期间,全行业营业总收入年均增 长率超过20%,去年行业规模达到9680亿元。“按照这个发展态势,今年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预计将跨越万亿元门槛。”人社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市场发展处处 长杜威透露。 报 告数据还显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基本形成民营、国有、外资等不同类别服务机构共同发展格局,其中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长最快,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服 务产业的主体力量,占机构总量的近70%。区域产业布局日渐明晰并形成集聚,东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过总量的50%。 与国际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巨大规模相比,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不过30余年,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引领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11年,人力资源服务业首次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2年,《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做了详细的设计。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首次对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出全面部署。 ——2016年3月,《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突出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人才市场化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6年4月,人社部协调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了专门政策,妥善处理营改增后行业税负增加问题。 各 地纷纷在制度建设上发力,通过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贵州、湖南、山东等地出台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浙江连续3年举办中国 (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重庆、河南等地推行诚信服务制度,确定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北京、上海颁布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地方 标准。 还有一些地方取消了人力资源从业资格证,降低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门槛。“这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成本,有助于我们快速成长。”人力资源“互联网+”新兴企业金柚网首席服务官张凌在近两年的创业过程中深有感触。 “政府应当致力于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看到政府发展的决心和市场的前景,让其他行业企业和组织看到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能给他们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山东省人社厅市场与调配处处长张龙说。 8个国家级产业园,集聚辐射效应明显 “现在企业需要人力资源服务都知道上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 “这个行业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现在是春秋战国时代,没有能够形成绝对垄断的企业。”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副总监刘施洋认为,作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同样面临着新形势下企业的转型升级,研发适合中国本土市场客户需要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管理软件,是下一个新的增长点。 繁 荣背后亦有隐忧,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仍旧存在总体偏小偏弱、服务形态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接下来我们会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建设、培育行 业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为抓手,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人社部人力资源市场司有关负责人 表示。
|